近日,经纬创投与元培翻译对外公布了合作事宜,经纬创投以1500万美元入股北京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
翻译服务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在把北京、上海等国内的翻译公司都考察一遍后,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最终选择了元培翻译“元培在这个行业里是规模最大的,是很成熟的公司”。
此前,元培翻译成为了北京2008奥运会笔译与口译服务供应商。对于该笔资金,元培翻译将主要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并购、开设更多分支机构,加强企业技术与管理团队建设,开发软件,品牌推广等。
这是经纬创投进入中国后的第一单投资。
除了钱还需要更多
去年10月,张颖与元培翻译总经理蒋小林第一次在经纬创投北京办公室见面。此前,蒋小林已经见过红杉、IDG、启明等二十多家投资机构。
“之所以选择经纬创投,主要是因为其他许多基金套现压力相对较大,一般都要求三年上市,但我们认为需要更长时间。”蒋小林表示。
之所以引进风险投资,主要是因为考虑到要把企业做大做长久,需要有外界动力推动,“不然企业容易产生惰性”,蒋小林表示。
其实,对于是否引进外来投资人,公司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股东已经满足现状了,不想再那么拼命”,而蒋担心的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动力。外来资本的进入,会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感到压力,从而让企业一直有充足的发展动力”,蒋小林说,引入一个好的机构投资人,可以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
同时,经纬创投的进入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如果我们只需要资金,可以向银行借贷。经纬创投进来后,除了满足我们对发展资金的需求,还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国际资源,对我们未来的国际化与全球化给予帮助。”蒋小林表示。
“元培翻译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而这个市场里小公司非常多,市场非常分散,只有元培是规模最大的,我们选择它是自然而然的。”张颖表示。
而根据中国翻译协会的估算,中国2007年翻译市场规模为300亿元。过去几年,元培翻译的年增长速度在300%左右,投资方估算未来几年也能达到100%的年增速。
据了解,这一单投资是经过三个月左右的尽职调查后完成,但其最终决策并不需要报到美国总部,“我和邵亦波就可以决定投资”,张颖透露。
劳动力差价诱惑
“我们是很有耐心的,元培什么时候上市他们说了算。”张颖对本报表示。
“在我们老家,猪养肥了再卖会比较值钱,我们也要等到企业发展到最好的时候再上市,当然届时资本市场也要很好。我们的架构在境内外上市都可以,但我们倾向于在海外上市,因为我们希望做成一个全球品牌。当然,如果届时国内资本市场比海外市场溢价高,也不排除选择国内上市。”蒋小林表示。
蒋小林认为,全世界的劳动力差价短期内不可能消除,所有资料都可以电子化,如同样的工作量国内是一百元,在美国就是一百美元。这样的巨大差价正是元培所看中的,因此,海外业务将成为元培翻译的重点。未来,元培的发展方向是企业信息服务提供商,如有的企业需要及时地了解海外同行业或竞争对手的信息,但这些行业或企业可能分散在许多国家,企业自身难有如此多的翻译人才,这是元培翻译的发展空间,如近日三一重工委托其翻译德国几家同类企业的上市财报与资料。元培翻译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这种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经纬创投认为,翻译服务有很长历史,但产业化的历史很短暂。今后,翻译服务行业的品牌化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元培翻译定位于服务那些规模相对大一些的公司,“公司用户的业务量大,而我们也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翻译服务。” 蒋小林透露,曾有一个外资投资项目,翻译订单价值9000万,因为所有设备都是进口的,说明书、各种资料等全部都需要翻译。
未来,元培翻译将在青岛、大连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收购一些培训机构、职业学院等,并购后,元培翻译把自己的产品、培训标准移植过去。
张颖一再地对蒋小林表示,公司扩张要注意平衡,元培翻译未来发展面临的一大瓶颈是缺乏好的管理人才。对此,元培翻译“一方面加紧自己培养,一方面在社会上招聘”,蒋小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