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 生活娱乐 - IT资讯 - 名企之窗  导航:首页 >> IT资讯 >> 迅雷突围

迅雷突围
作者:广州在线 来源:gzol.com.cn 更新日期:2014-12-18 阅读次数:

  短短5年多,迅雷即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下载引擎。这让迅雷CEO邹胜龙坦然笑纳了行业“老大”的尊称。

  不过,这位“老大”正要面对的却也是“老大难”问题,那就是版权。诚然,迅雷所面临的是一个全行业都要面临的问题。但是对迅雷而言,它将毫无疑问地成为首当其冲者。

  困局之下,迅雷正在尝试不同的方式,试图破解网络版权的困境。

  迅雷CEO邹胜龙认为,网络时代去“堵”一个东西很困难了,大势所趋是堵不住的,疏导才是硬道理。既然MP3下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模式,不如顺应潮流,让电影下载成功起来

  在他看来,这些版权纠纷的本质都是商业利益,重要的是寻找合作机会。要知道,这个行业发展迅速,但游戏规则却少得可怜,网络立法又相对滞后,所以在探索过程中,不少网站就走在“灰色地带”上

  迅雷被狠狠地“咬”了一口。最近遭遇的几桩近千万元索赔的诉讼,让CEO邹胜龙尴尬不已。

  在获得巨大声誉和巨额收入的同时,网络下载“老大”迅雷遭受的麻烦也不断,侵权所导致的质疑与指责就一直纠缠在它身边。

  指责与业绩一起成长

  2002年回国创业时,邹胜龙远没有想到,只用仅仅几年时的间,他就成为了下载领域的龙头老大。

  刚开始,迅雷最早定位于数字内容发行渠道,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上游企业做内容的有效分发,还做过一阵电子邮件服务。直到2003年,才专做下载工具。

  经过5年多的发展,迅雷网络目前已拥有超过1.88亿的用户,每月超过33.6亿次下载,服务于全球50多个国家。迅雷以占中国家庭宽带用户85%的市场份额、82%的装机量覆盖量,发展成为中国最流行应用软件之一和全球最大的下载引擎。

  最让邹胜龙得意的是,由于迅雷的出现,让“下载”成为互联网的六大基础应用之一。他说,能成为基础应用的一个标准是用户过亿,而迅雷的用户早已过亿。    

  虽然以公司没有上市为由,拒绝透露迅雷的具体年营业收入数额,但是邹胜龙很肯定的表示“超过一亿”。

  在巨大声誉和收入的同时,质疑与指责也如影随形。“大约是在2007年,才出现一些批评迅雷侵权的声音。”邹胜龙回忆说。

  最夸张的是在2008年2月,美国电影协会六大电影制片公司在上海吹响“集结号”,六大公司联手将迅雷告上了浦东新区法院,要求迅雷立即停止侵权《达·芬奇密码》、《霹雳娇娃2》、《蜘蛛侠3》等32部电影大片,并赔偿各类经济损失共计7113552元。

  自去年开始,迅雷成长最快的一个部门是法务部,它从最初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扩张到十几个人分工负责,其中有版权、专利、商标,还有维权事务,当然也有应诉的事务。

  但是,邹胜龙否认这是因为外界压力促成的,因为迅雷已经有了100多项专利,还有迅雷商标等知识产权。“迅雷也讲知识产权保护,因为迅雷自身也有知识产权。”

  由于盗版猖獗,已经让许多内容经营商苦不堪言。九州梦网CEO胡大强前不久向媒体抱怨,他们从2004年成立以来,做正版影视内容“真的非常辛苦”。而另一个做互联网正版音乐的网蛙,在两年前就向《第一财经日报》憧憬过美好“钱景”,但至今依然是惨淡经营,举步维艰。

  不仅坚持正版的互联网企业处境艰难,经营传统影视、唱片工业的企业也不好过。

  不过,在这个盗版泛滥成灾的市场上,网络企业往往能够分上一杯羹。比如,依靠搜索、下载创造流量赚取广告等利益的企业。

  迅雷就被认为是这样的企业,尤其是它为盗版电影的下载推波助澜。

  但是,邹胜龙否认这一点。他解释说,用户通过迅雷下载最多的并不是电影,而是网络游戏客户端软件。因为这与游戏开发商是共生关系,分发客户端越多,双方收益就越大。这说明,迅雷并不是靠帮助侵权谋生。

  根据法律的“避风港”原则,在被告知网站有侵权内容后,及时删除,那就不成为问题。目前,迅雷收到权利通知,一般会有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熟人通知,立即采信,然后走流程、签字、撤销链接,一两天内就可以解决;另一种陌生人通知,比如发邮件、传真或者快递,这样就不能完全相信,因为需要联系再确认是否有完整的权属证明,但也会及时处理。

  邹胜龙认为,现在迅雷的产品就满足“避风港”要求。

  但是,这依然不能有效减少对迅雷的批评,甚至已经有批评给迅雷投资的欧美风险投资公司的声音,认为他们支持了中国最大的盗版技术提供商。

  邹胜龙对这种指责一笑了之,认为这种指责毫无逻辑可言,风投基金做的是投资,不会在投资协议写尊重版权要求,因为与他们合作的迅雷就是合法成立的公司,何必多此一举。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