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一个听起来有些诡异的词汇,近一段时间以来它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人肉搜索”并不像“百度搜索”、“谷歌搜索”那样,输入关键字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而是依靠网络平台公布要找的人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再通过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查询过程一般是“一人提问、多人回答”的搜索方式。
那么“人肉搜索”的威力到底如何?正如一位网民所说“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数小时内“人肉搜索”
找出视频女主角
5月21日,全国哀悼日的第三天,山河同悲,举国默哀,就在这样一个肃穆沉重的日子里,一段辱骂灾区人民的视频出现在视频网YOUTUBE上,在瞬间点燃了亿万同胞的熊熊怒火。在这段视频中,一名身着彩条衫的年轻女子脚跷在桌子上,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用不雅的语言辱骂灾区人民长达近5分钟,而原因只是因为哀悼日让她3天玩不了劲舞团网络游戏。
此时,查找这名女孩的“人肉搜索”引擎启动。“号召13亿人一起动手把她找出来!”愤怒的网民立刻进行人肉搜索,数小时内,便查出该女子的姓名、年龄,其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其父母亲属的信息均被公之于众。据来自沈阳方面的消息称,该女子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网民愤怒后,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区分局根据网上提供的该女子的信息资料,于21日中午1时左右,在苏家屯区如意网吧将其抓获。
“人肉搜索”帮助寻找
震后失散亲人
当然,“人肉搜索”不只“除恶”,还可以扬善。“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于通信、交通的大面积中段,失散的人们难以知道自己亲人的生死及下落,灾区犹如一片信息“孤岛”。尽管有关政府部门、医院、报纸、网站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发布着遇难者或幸存者的信息,但这些杂乱的信息即使用常规的搜索引擎也难以有效查询。此时,谷歌的技术人员则率先制作出了专门用于寻找亲人的“人肉搜索”引擎。
该寻亲搜索平台在短期内收集了大量的急救医院和震区安置点的消息,让急切寻找亲人的网友搜索。因为大部分消息都是以纸质形式发布的,都是凭热心网友通过手机、相机等工具拍下图片传到网站,再由网站技术人员手工录入,这也凸现了该引擎的“人肉搜索”性质。据悉,截至5月21日,谷歌中国的这个平台已经收录了344个网站的147473个网页,以及80家医院的38284条记录。
“人肉搜索”引发
“网络暴力第一案”
2007年底,北京女白领姜岩因与丈夫的感情纠葛在吞服安眠药未果后,毅然选择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生前写下的后来广为人知的“死亡博客”中,将自杀原因归咎为丈夫王菲的不忠,并贴出了丈夫和第三者的照片。这些内容在网上公开后,出于义愤的网友们展开了“人肉搜索”,将王菲及其家人的个人信息公诸网络。王菲在网上被“网络通缉令”列为追杀对象,并不断收到恐吓邮件和谩骂短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王菲的父母住宅多次被人骚扰,门口两侧贴满谩骂、恐吓标语;当事人王菲的工作单位也因被骚扰将其辞退。
王菲由于不堪压力,起诉相关的“北飞的候鸟”、大旗网、天涯社区3家网站,要求赔偿7.5万元损失及6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此案于4月17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开庭审理。3家被告网站则认为,相关个人信息由网民自发发布,网站不应担责,拒绝赔偿。庭审中双方各执一词,争论激烈,许多网友也到现场进行了旁听。
无数网友的声讨,跳出网络虚拟世界走进现实生活的谩骂、攻击,起于31岁北京女白领姜岩从24楼纵身一跳,在经历“人肉搜索”推波助澜后,至此终于演变成“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
“人肉搜索”应遵守
法律与道德底线
综观“华南虎”、“天价理发”、“虐猫”等几大“人肉搜索”事件,我们得以一窥其典型推进模式:锁定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或一件事,树为网上的一个标靶,然后发动亿万网友,曝光与其相关的信息,姓名、年龄、电话、住址等等,甚至其亲属也不能幸免,更有甚者还发布所谓“网络追杀令”,让网络声讨演变成真实的暴力。
对此,北京市中衡律师事务所的肖鸣律师表示,“人肉搜索”必须遵守法律底线,它不能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更不能因此干扰到当事人正常的生活。在有“网络暴力第一案”的王菲事件中,有一个现象也应引起人们的注意:除了王菲本人之外,王菲的亲属也受到了恐吓与谩骂。面对如今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的“人肉搜索”,网民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避免自己原本正义的“道德审判”演变为“网络暴力”的倾向。
不管是“震后寻亲”的雪中送炭的方式,还是“网络暴力”中的对簿公堂,抑或数小时找出“视频女”,“人肉搜索”都在实实在在的发挥其威力,“人肉搜索”让人既爱又恨,颇有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味。当它急人所急时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当它发起攻击时,又让人无处藏身,甚至被攻击得体无完肤。
相信热衷于“人肉搜索”的网友们还会继续他们的搜索行为,但请参与者们遵守法律与道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