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 生活娱乐 - IT资讯 - 名企之窗  导航:首页 >> 生活视窗 >> 入驻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简介

入驻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简介
作者:广州在线 来源:gzol.com.cn 更新日期:2014-12-18 阅读次数:
       华南理工大学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南方名城广州。校园分为两个校区,北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高校区,南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学校占地面积4417亩(其中南校区1677亩)。北校区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绿树繁花香飘四季,民族式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清新,文化底蕴深厚,是教育部命名的"文明校园"。南校区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完善、制度创新的现代化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由包括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等几所当时中国著名大学在内的中南5省12所院校的有关系科调整合并而成。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同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8年1月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1999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同年,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2000年,经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01年,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成为"985工程"大学。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管、经、政、法、文、艺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目前,共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交通学院、电力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与能源学院、资源科学与造纸工程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29个学院。学校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67个本科专业,58个博士点,107个硕士点,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有工程硕士点(20个领域)、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等专业学位授予权,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现有固定资产24. 53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 98亿元。校舍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校内设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南网络中心、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学校教学实验设备齐全,建有十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以及一批现代化实验中心。图书馆面积6.7万平方米,藏书244万册,具有Horizon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拥有国外重要数据库如Ei Village、PQDD等,正稳步向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国际标准的运动场、体育馆、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塑胶网球场,学生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游泳队、乒乓球队等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的比赛并取得优良的成绩。一年一度的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地与社会、企业结合,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学校拥有一批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其中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众多重点科研基地,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市的重点科研任务,形成了多学科门类、多专业联合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一条龙的科研格局。学校坚持科学研究面向市场、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市场,2004年学校实到科研经费超2.7亿元,专利申请量持续多年居全国高校前列,是全国第一批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单位。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4028人,其中专任教师1943人,两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13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特聘教授8人(其中:长江学者5人,珠江学者3人)。研究生导师89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60人,硕士生导师878人)。现有各类学生4609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106人,本科生13368人,继续教育学生11576人,网络教育学生11934人,留学生111人,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治学严谨,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把学生研究计划(SRP)、百步梯攀登计划和学生竞赛计划统一起来,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2004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研究生为95.8%,本科生为98.57%。   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13万人。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领导干部,学校被社会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   面向新世纪,学校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人为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工作为重点,既要做大,更要做强,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我校正在实施"开放活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学校由多科性向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向研究型,半开放式向开放式大学的转变,努力把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四)华南师范大学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由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创建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并担任学院院长多年。学院建立之初,与国立中山大学遥遥相对,成为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祖国南大门广州的两座最高学府;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南北呼应,成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51年,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及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并入,学校改名为华南师范学院。杜国庠、陈唯实、马肖云、王燕士等著名教育家、革命家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1978年,学校被确立为广东省属重点大学。1982年10月,学校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1996年10月,学校进入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华南师范大学建设发展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70多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宗旨,融汇南方大学“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实事求是”的精神,践行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华南师范大学今天的繁荣与发展。   建国以来,学校的建设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学校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党和国家领导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广东省的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并为学校题词。早在20世纪60年代,董必武、陶铸同志来校视察;80年代,王震同志来校视察;90年代,雷洁琼、李长春、谢非、李岚清、陈至立、彭佩云等领导同志莅临学校指导工作。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学校附属中学。进入21世纪,江泽民、温家宝、李长春、张德江等领导同志来学校视察工作。   学校本部座落于原南方大学旧址——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另有广州大学城和南海学院两个校区,已经形成“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学校总占地面积达259万m2,建筑面积近140万m2。其中,学校本部建筑面积60多万 m2,广州大学城校区建筑面积54万m2,南海学院校区建筑面积19万m2。有多功能信息化图书馆3座,总建筑面积达8.3万m2,藏书220多万册。学校共有24个学院和1个学系,61个本科专业,5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共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广东省重点学科,6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体育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华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与培训基地、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外,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研究机构均设在华南师范大学。   学校自建国之初就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57人,博士后在站人员41人,博士研究生262人,硕士研究生3038人,高校教师硕士、教育硕士1731人;有来自港、澳、台及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多人。   学校坚持以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型大学为奋斗目标,积极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在全校61个本科专业中,有15个广东省名牌专业,在广东高校中名列第三。共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广东省精品课程8门、广东省优秀课程5门、广东省重点课程29门,各项指标均居广东高校前列。2002年以来,共编写出版教材123部,其中获国家级教材奖2部,获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立项9项,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排名第四。自1989年以来,学校连续5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共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56项,居广东高校和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2002年至2004年,学校在研各类科研项目总量为1381项,资助总经费达17,023万元;其中新立项项目963项,资助总经费11,823.1万元,包括国家级项目62项、省部级项目228项和其它项目673项。3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3项;共出版学术著作504部、高等学校教材280部;发表学术论文6856篇,其中被SCI(SCIE)、EI、ISTP和SSCI收录论文603篇;共申请专利101项,授权专利60项,居广东高校和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学校有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人才。现有专任教师135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4人,教授269人,副教授385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3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891人。此外,有多名两院院士和国内外知名学者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近年来,学校涌现了一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教师典范和优秀教师集体。其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1人,全国两课“百佳”教师1人,广东省高校师德标兵1人,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南粤杰出教师1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6人,南粤教坛新秀17人。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师范教育的特色优势,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目前已与美、英、法、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50余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特别是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协作,利用自身优势促进港澳地区教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 “港澳中小学骨干师资培训基地”,是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地之一。在澳门具备专业资格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中,经华南师范大学培训的近70%,被誉为澳门教师教育的三大力量之一。   70多年来,华南师范大学恪守“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各类毕业生17万余名,造就了一批批的精英学子。他们中大部分活跃在广东省、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教育系统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和科技活动中表现出色,3年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48 人次。学校历年来的就业率均在95%以上,居广东高校和全国同类院校前列。200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主办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体育学刊》、《小学德育》、《现代 教育论丛》、《语文月刊》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东南亚数学研究》国际期刊和《中学历史教学》、《中学数学教学》等一批省级刊物。其中,《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列为全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科学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以及广东省优秀期刊。   在全国师范院校中, 华南师范大学是第二所联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校,也是全国100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学校计算机网络从建设速度、建设规模、 覆盖范围、网络主干、上网人数、上网的主机数、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情况、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应用等,均处于国内师范院校的前列。   学校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全面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校内机构和人事制度、教学科研管理及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的发展。近十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基层党组织、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以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先进党委、广东省模范基层党组织、广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正秉承70多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坚持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相结合,积极构建现代化、开放式、综合性的办学体系,为把学校建成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型大学而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