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 生活娱乐 - IT资讯 - 名企之窗  导航:首页 >> 生活娱乐 >> 广州华林寺与西来初地故事介绍

广州华林寺与西来初地故事介绍
作者:广州在线 来源:gzol.com.cn 更新日期:2014-12-18 阅读次数:
   华林寺为昔日广州四大“丛林”之一。这座有名的佛寺,最初较简陋,叫做西来庵,是印度名僧达摩到中国传教时所建。达摩是天竺香至国王第三子,他经过三年艰苦的远航,于公元527年(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到中国,最先在广州登陆。当时广州海岸在今下九路附近,达摩在绣衣坊上岸。今下九路有一石碑,上刻“西来古岸”四字,就是为纪念达摩来华传教最初登陆而立的。达摩在西来庵宣传佛教佛经,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立起了重大的作用。后来达摩离开广州,北上少林寺。他后来被尊为中国佛教南宗的始祖,人们就把他自西域航海来华最初登陆之地叫做“西来初地”,沿用至今。西来庵在公元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得到扩建,改名华林寺。这就是西来初地和华林寺的由来。
  
    华林寺颇具规模,寺内最有名的当数罗汉堂内的五百罗汉,为道光末年该寺长老祗园主持下所创制。他到浙江净慈寺描下五百罗汉像,带回来按像雕成,祀奉在田字殿内。所谓罗汉,都是佛门中道行高超的弟子。奇特的是,这五百罗汉中竟有一个是马可波罗像(即德善尊者),他不是佛教徒,却被列入五百罗汉之中,这也可见马可波罗和他所写的《游记》影响之大。

  华林寺是广州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堂被占,佛像被毁,五百罗汉荡然无存。现殿堂已交还广州市佛教协会,该会决定重修华林寺,重点是罗汉堂,并已于1989年6月举行“洒净”仪式。

  华林寺兴盛时寺僧众多,佛事繁忙。据《南海续志》载,每逢七月盂兰节,有上万人进寺烧香。该寺有尊经阁,共藏佛经一万三千多卷,是公元1866年(清同治五年)从北京运来的。寺内较重要的文物,还有一座重逾千斤的铜铸的“阿育王塔”,放在罗汉堂中央。此外,寺畔原来尚有一些古迹。较为闻名的,有开凿于南汉的“星泉”,以开掘时水中见星而得名。还有“文澜书院”,始创于公元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是十三行富商潘启官出钱建的。

  西来初地位于广州西关,今之下九路北侧,包括约20条横街,占地0.1平方公里。这里原来濒临海边,又名绣衣坊,是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聚居之地。从清末至抗日战争之前,西来初地曾经相当兴旺,很多店铺经营出售多种民间工艺品,成市成行,很有特色,如西来北地的酸枝,新政街的顾绣、石器,吉星里的骨制品。尤其是玉器,更为有名,许多人家祖辈相传,手艺精湛。民国初年,著名的玉器店有生昌和、宝济生等。云南人李生泽在这里经营宝石生意,他在滇省购下玉石山,开采后运到上海及广州,上好质地的玉石加工后制成手镯、指环、耳扣等,成为达官贵妇与富商喜购之物。李生泽被称为“玉石大王”。

  据传,曾主粤政多年的“南天王”陈济棠之妻莫秀英曾在西来初地购下一对名贵的玉镯,价值3万银元(约等于现在300多万元人民币)。

    可惜西来初地在抗战后也衰落了。文化大革命后,只余三家酸枝店,一家国营玉器店,冷冷清清的,传统的酸枝与玉器制作工艺几乎失传。

  经过有关方面努力,1986年后,西来初地又逐渐恢复了传统工艺特色,出现了玉器街和酸枝街。现有玉器店约二百家,酸枝店约十多家,多是个体私营的。它吸引着不少顾客和游客,有的酸枝店更常有驻华使节光顾。上、下九路和第十甫辟为商业步行街之后,这里就更为繁盛热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