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珠江三角洲水乡地区,有赛龙舟的风俗。赛龙舟这天,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健儿挥桨,观众喝彩,兴奋热闹的场面,伴以欢快热烈的《赛龙夺锦》旋律……这首广东音乐不朽名曲,乃出自粤乐大家何柳堂的手笔。
何柳堂(1872-1934年)是番禺沙湾人,原名何与香,出身音乐世家。远祖何昶雅好音乐,宋代自中原南迁至南雄珠玑巷。南雄近江西,江西流行南词,何昶把中原昆曲与南词融汇起来,自成一家。至何礼祖,迁居广州,既好昆曲、南词,又好粤曲。至四世祖何德明,迁至番禺沙湾,建留耕堂。其子何起龙,举进士,官太常寺卿,主管礼乐,本人精娴音律。几代人积习相传,逐步形成何氏音乐体系。传至二十二世的何博众,已成为广东音乐的大家。其后,何柳堂与其弟何与年、何少霞,都活跃在粤乐乐坛上,他们并没有进过音乐学院受过专门训练。开始他们都只是玩家,业余爱好者,常常邀约水乡中的同好者开局,也撰新曲。玩大了,就都成为名家,早期的广东音乐,何家占了大半个天下。
何柳堂原来是个武秀才,自幼重武轻文,虽曾受业于名儒,但无成就,于是改攻武艺,与同族三兄弟俱中武秀才,回乡谒祖,被乡人目为“武牛”。不久他又觉得“武牛”无用,乃发奋读书,既通诗文,又工音律。终于甩掉“武牛”之名,专向音乐方面发展,成为大家。
何柳堂擅琵琶,被称为“琵琶大王”。早期在广州玩音乐,编编曲子。后到香港应聘任“钟声慈善社”的音乐教习,那儿聚集了一班音乐志士,如钱广仁、尹自重、吕文成、何大傻等,大家朝夕研讨,互相切磋,使何柳堂的创作思想和技巧更趋成熟。
何柳堂先后创作了一批作品,其中以《赛龙夺锦》最为出色,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作。
名作《赛龙夺锦》是怎样写出来的呢?传说有一年,何柳堂于端午节由市桥乘船返沙湾,在渡口附近,刚好见到龙舟竞渡。那天,市桥与沙湾的龙舟进行竞赛,由市桥西炮台起至北海,两队健儿,随着锣鼓节拍,口中呐喊,奋勇争先,发起冲刺,结果沙湾获胜,夺得锦标,一河两岸,顿起欢呼之声……何柳堂目睹此情景,深受感染,尤其夺锦那一刹那,震人心弦,触动灵感,一串旋律涌上心头,回到家里就写下了《赛龙夺锦》(又名《龙舟竞渡》)。这首曲子,旋律健康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韵味,咚咚的鼓声,水上百舸争渡的场面与气氛都出来了,以音乐形象表现出端阳民间竞渡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进取气势和欢乐情绪,有着浓郁了生活气息。演出时大受听众欢迎,引起轰动,以后历演不衰。
何柳堂的另两首广东音乐名曲是《两打芭蕉》和《饿马摇铃》。《雨打芭蕉》写水乡蕉林雨景,描摹雨点打在蕉叶上的声象形态--绿油油的蕉基,蕉林挂果,雨点却突然飘飘洒下,作者在为这些生命担忧--就在此时,旋律涌上心头……
《饿马摇铃》也是标题音乐--标题揭示意境,标题就是一幅画,标题给你想象空间。据说,《饿马摇铃》灵感可能来自当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番禺一带小学课本上一篇课文,题为《自由之钟》。大意谓:在意大利某城的一个山顶上,有个自由之钟,钟绳垂至山下,有不平者持绳摇铃敲钟,就有人来过问评理。某天,系绳断了,有人临时以瓜藤代替,适逢某军官战胜归来,把战马逐出家门,战马饿得慌,走至山下,见了瓜藤,连忙去吃,扯动钟铃,自由之钟于是鸣响起来,引来众人评理。大家批评了军官,责令其牵回战马……饿马摇铃,乃喻不平之鸣,以及对“狡兔死,走狗烹”之类思想行为的谴责。
何柳堂在音乐上受其祖父何博众的熏陶和影响,对祖父的音乐遗产有所继承、发展;某些曲子,如《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等,都有他祖父的影迹和遗响。
何柳堂的作品,还有《醉翁捞月》、《梯云取月》、《七星伴月》及《回文锦》等。何柳堂在创作上不断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受到广东音乐界的推崇。他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辞海》(新版)中有“何柳堂”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