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州地区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
队伍建设与管理 (1)科研体制改革。以工科见长的华南理工大学为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于1月13日成立社会科学处。至年底,全校共有政治与公共管理、经济与贸易、旅游与酒店管理、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外国语、体育、艺术、法学(知识产权)和国际教育等10个社科学院,有社科类的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2个,硕士点2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广东商学院各教学科研部门设立兼职科研秘书,拥有硕士学位的科研秘书占整个二级科研管理人员队伍的70%以上。暨南大学将社科处学科建设科更名为社科处重点建设科,加强对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和管理。(2)科研经费投入。是年,中山大学获社科类科研立项372项,经费4768.17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广州大学到位社科科研经费1026.2万元。其中,国际合作项目经费有153.5万元,省、市、自治区社科专项经费184.3万元,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618.9万元。在2006年教育部公布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暨南大学的王国庆、刘增合入选。刘增合获教育部(社科类)资助金额20万元,学校配套20万元。华南农业大学对承担国家级社科研究的项目给予1∶2的经费配套,对省、部级社科研究的项目给予1∶1的经费配套,激励教师申报课题的积极性。“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配套资助省部级以上项目16项,经费16.2万元。(3)科研管理工作。广州市社科联为引导社科类社团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大胆改革社科研究管理制度,出台《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出版项目实施办法》、《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资助学会学术活动管理办法》、《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先进学会、先进学会工作者评选办法》。利用制度和经费资助的办法,鼓励学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社科普及和课题调研,推动学会工作的开展。广东商学院为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规范,增强学术自律观念的通告》,进一步完善科研二级管理,建立层次分明、权责明晰、有效运作的管理体系。(4)社科队伍建设。年内,广州地区新成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25个、社会科学学术团体8个。中山大学在建国家级(教育部)重点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级(教育厅)3个。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基地被评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全校省级基地4个;暨南大学有省级社科研究基地2个。广州市社科规划办在市属高校和社科科研单位建立人文历史、党史党建、经济社会、黄埔军校与广州近现代史等4个重点研究基地。
科研发展与成果 是年,广州地区主要的高校、党校、社科研究机构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41项,获部级社科立项116项,获广东省社科立项115项,广州市立项201项(含特别委托、学科共建)。科研成果获国家社科奖(教育)13项,广州市社科奖49项。出版著作585部,教材(含工具书)326部,译著45部,古籍整理9部;在国内发表论文(含调查报告)9595篇,其中核心刊物3474篇;在国外发表论文161篇。
学术活动与服务 2006年3~4月,暨南大学副校长贾益民等人赴美国旧金山、底特律、芝加哥、纽约等地与当地的中文学校座谈,就《中文》教材修订一事广泛征求海外各方意见。10月中旬,全美中文学校协会访华团访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双方就《中文》教材在美国的使用情况、修订版的编写情况交换意见。4月17日,印度尼西亚国立“311”大学派员赴穗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签订关于合作开展汉语教学的协议。18日,美国加州中国语言教学研究中心派员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签订了合作培养华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协议,议定从2006年开始在美国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教学任务和师资均由华文学院承担。6月20~22日,广州行政学院派员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中国与欧洲国家公共管理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7、8月间及11月,两批共23人次分别赴德国的BBZ、F+U培训机构探索“二元制”培训模式,赴美国西南学院、萨勒姆州学院探索社区教育模式。12月,市社科院与美国领事馆官员就广州市政府透明度建设问题进行交流。
成果转化与应用 年内,由广州市社科联、市委政策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共同主办第17次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招标活动,其课题分别是市委书记林树森圈定的“动态环境下的治安防范与控制”、市长张广宁圈定的“坚持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研究”。广州市社科院承担由市领导圈定、批准的课题7项,其中有“岭南区域史研究”、“广州中心镇集聚模式研究”、“广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现途径研究”、“亚运会对广州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带动和影响研究”、“‘公交优先’的政策对广州交通阻塞状况的缓解作用研究”、“推进广州新农村建设研究”等课题。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部黄丽华受市政府有关单位委托主持研究的“广州市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体系与方法创新”课题,对公务员法实施后培训的内容体系,提出了调整的方法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