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广州市以创建教育强市为目标,切实履行发展教育职责,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是年,市财政安排教育预算资金27.4534亿元,比上年增长9.33%,占当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总支出计划的18.8%。
教育事业保持稳步、健康、协调发展态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形成以区县为主、基地为示范、学科为本的改革运行机制,建立了发展性评价制度。全市新增省一级中小学74所、幼儿园14所,市一级中小学163所、幼儿园35所和大批区(县级市)一级学校。按照《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调整与改革实施意见》,切实推进市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的创新,有4所学校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有6所学校的6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全市省级重点专业达32个。进一步整合市属高等教育资源。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组建成立;广州铁路高等职业学院顺利移交市政府管理;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和广州艺术学校划归广州大学管理;广州卫生学校、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市肿瘤医院划归广州医学院管理。加强市属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和教学水平。广州大学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获得成功,新增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广州医学院博士点从三级学科升格为二级学科,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深圳大学工作站;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评为优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两年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本、专科院校中排第一;市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中央电大残疾人学院广州学习中心”和“八一网校”积极服务社区和部队,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是年,市属高校取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72项、名牌专业3个,市属高校办学层次和实力显著增强。社区教育基础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具有广州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正逐步形成。
加强体育、卫生、艺术、科普、环保与国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完善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举办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100余次,参加活动青少年达数十万人次,引大批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入学校。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校被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工作,确定试点学校。年内,举办全国首届器乐教学研讨会、第三届世界童声合唱节和中国“十城市”学校体育教学研讨会。
开展学校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教。完成广州市“三五”依法治市和“四五”普法规划工作的总结验收工作。进行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星级考核评估,促进基层民主建设。启动“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完成首批评审。
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和校园综合治理。贯彻落实教育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六条措施》,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举办中小学“安全出行、礼让出行、文明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市、区(县级市)两级政府联动集中整治运载学生的校车,促进校车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市中小学生消防教育基地。
完善相关机制,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市属中小学顺利完成试行人员聘用制工作。推行竞争上岗、易校交流和挂职锻炼等制度,创新教育人才的选任机制、培育机制和激励机制。开展以中小学教师网络远程教育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共新增网络课程60门,1.5万人次参加;开设市级教师继续教育面授课程209门,1.4万人次参加;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考核,5.6万名教师通过。以“爱与责任”为主题,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推动校本培训工作规范化,评定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东风东路小学等50所市级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年内,挂牌成立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承担教育评估、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职务内部评审、资格认定等方面的事务。推动校本培训工作规范化,评定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东风东路小学等50所市级校本培训示范基地。年内挂牌成立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承担教育评估、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职务内部评审、资格认定等方面的事务。
加强廉政建设,实施“阳光工程”。构建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让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建立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信访处理制度、谈话和诫勉等六项制度,规范校领导的从政行为,促进廉洁自律。实施“阳光工程”,实行阳光收费、阳光招生、阳光校务、阳光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