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广州公交补贴方案为何犹豫难决?
广州公交票价优惠方案从去年10月提上日程,经过两次没有结论的听证会即转入沉寂;再历时半年多,在它快要淡出公众视线时,政府公布了三年共18亿元用于补贴公交、地铁,并制定地铁公交的票价优惠政策,计划从2008年起至2010年,政府每年拿出6亿元公共财政,鼓励市民多利用公共交通出行。只是,公交优惠方案随即成了全民猜测,及至延续到现今的无果状态。
广州市交委负责人昨日接受媒体访谈,再次重申了先前的两点意见:一是方案不普惠,二是旨在调节交通。除了确认这两个基本原则,负责人还修正了之前的说法,认为补贴方案的受惠人群是上班族,而非城市困难群体。但被问及方案何时出台时,同样以牵涉部门多,方案正在研究之类的含糊言词以对。看来,方案只有原则而无内容,在各方利益博弈取得妥协前,恐怕只剩下等待。
补贴方案看不到时间表,可能确有难言之隐,不过因此造成的焦躁是显然的。从方案难产的情状可知,政府内部存在不同见解,甚至是很深的矛盾冲突。市交委负责人再三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即暗示了方案背后的激烈争执。公交行业的问题由来已久,它们涉及复杂的局面,补贴计划刺激了业内的问题,令包括LPG推广、公交整合等问题也激活起来,进而引起连锁的讨价还价。
广州市政府只在宣告补贴总盘子时作了简略表态,如今只让市交委出面应付僵局,实在有些勉为其难。发改委、财政局、地铁等部门又是什么立场,也应该有清晰的表达,无论如何,补贴方案肯定不是市交委独有的职责。广州市交委一再修改方案的方向,方向不明而未有定论,看似细节却耐人寻味。公交补贴引发部门利益的暗战,市民看不到全貌,只能意识到政府困于骑虎难下的局势。
值得注意的是,补贴商讨至今,最开始的重点是“票价优惠”,现在的重点则成了“补贴公交”。随着重点的迁移,补贴的主体也从市民过渡到公交企业,影响方案的不是民众意愿,而是公交的行业意志。而事实上,公交业确有苦衷,可借助补贴的时机,它们将业内积蓄的情绪扩大化。如此,补贴的宏愿受制于企业与政府间的固有恩怨,方案必须要从公交业的整体困境中突围。
确定的是,十几亿元的补贴不可能一揽子解决广州公交面临的问题。借助补贴的施政行为,公交企业有机会与政府管理部门及展开对话,一些协调性质的措施出台,比如适当减免公交企业规费、破除LPG供应的垄断局面。这些衍生的妥协看似与补贴无关,实质上却是要解除补贴方案的束缚。问题是,公交的行业问题无法用行政办法彻底根除,补贴方案是不是就因此无出头之日?
因此,广州的公交补贴方案已经在方向上出现了犹疑,究竟朝着什么方向前进大有争议。18亿元的财政资金被赋予了越来越庞杂的任务,政府希望它起到杠杆作用,敦促公交行业实现行政目标,如据市交委昨日透露的意见,广州将把补贴与公交企业使用LPG相挂钩;同样,公交系统立足自身境地想象这笔补贴的用途,希望它为公交业创造脱身的机遇,如强调公交企业除了作为经济组织进行市场化运作之外,还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大量承担诸如残疾人、老年人优惠乘车等政策性任务,而这部分优惠份额约2.5亿元,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两者的目标如何协调,成了困扰新的补贴方案出台的核心障碍。各方都不得不承认,在公交属性尚未摆脱半计划半市场的条件下,困难很多。
所谓积重难返,公交业态势若此,早已不能仰仗单纯的行政力量可以扭转。这样看来,补贴方案有点生不逢时的意味,它将以怎样的面貌问世,不妨静心以待。
[本文共有 5 页,当前是第 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