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伟(1893~1953)中国电影先驱之一,有“中国电影之父”、“香港电影之父”之称。广东新会人,早年在香港读书,1911年加入同盟会,后追随孙中山,拍摄了一批纪录国民革命和北伐的新闻纪录片,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1923年创办香港第一间电影制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后成立上海民新公司,并与罗明佑合办联华影片公司,拍摄了大量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代表作有: 《庄子试妻》、《胭脂》、《天涯歌女》、《战地情天》、《古都春梦》、《三个摩登女性》、《渔光曲》、《母性之光》等。
黎民伟
1924年11月28日,在西关探花第开拍香港第一部故事片《胭脂》。
黎民伟在《庄子试妻》中反串庄子妻子的剧照
黎民伟之妻,中国第一个女演员严珊珊,她在《庄子试妻》中扮演“侍女” 。
复活灵魂
黎民伟:革命与“胭脂”
那些早期的中国影人,常常让我感受到命运的力量。历史充满了巧合,如果当年亚细亚公司的伊什尔和萨弗没有约张石川加盟,或许他终老就是一个洋行职员;如果1917年商务印书馆没有碰到那个来中国拍片赔了本的美国商人,没有以低价盘进他的摄像机,或许就没了它的活动影戏部,没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长片。对于张石川或商务印书馆而言,拍片不过是一种谋生或投资方式。而历史自顾自行进着,该发生的终要发生,只不过选择了其他人扮演。
但是黎民伟的电影生涯不是巧合。即便他当年没有遇到那个有钱有制片设备的布拉斯基,他迟早会走上电影之路,不过要晚上几年。
他的一生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革命,再是电影。十几岁加入同盟会,21岁开拍电影,于他,二者都是一生的选择。其实这两者骨子里相似,内里都有一种乌托邦冲动,不过前者要真刀实枪地重建一个新世界,后者却以光影做个春秋大梦,并借助胶片,把自己的梦想给他人看了。
黎民伟最早的拍摄活动,旁人看来像是自娱。第一部短片《庄子试妻》的全套人马是他的四兄黎北海、妻子严珊珊、他自己;第一部故事片《胭脂》编导黎北海,主演是他自己和第二位妻子林楚楚。旁人说起来,他娶了两个演员,事实却是两个美丽女人因了他,因了爱情才走上影坛。这个“家庭作坊”的出品一不小心就成了香港的首部电影、首部故事片,黎民伟也因此被尊为“香港电影之父”。但这个“父亲”当时却因为热衷革命被香港当局敌视,迟迟不批准他修建摄影棚的申请,最终他只能把摄影场设在广州西关,为广州留下一份人文记忆。
1924年11月,黎民伟以西关多宝坊的探花第作片场拍摄《胭脂》,这是香港第一部做事片。黎民伟在广州还开创了中国拍摄纪录片的先河:自1921年起,他扛着摄影机追随孙中山左右,纪录大革命时代孙中山和革命军的重要活动,如拍摄《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在东较场拍摄孙中山阅兵典礼等,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黎民伟的第一个电影公司“民新”在上海刚刚成立时,依然残留着“家庭作坊”式的格局,基本演员都是黎民伟和他的合伙人,后来,黎民伟自己却渐渐淡出表演、摄影行当,而把编导重任委给旗下四将:欧阳予倩、卜万苍、侯曜、孙瑜。黎民伟骨子里毕竟是个有社会抱负的人,此时拍片,已不同于先前的自娱,却要负起“教化社会”的责任。当时中国与世界电影接轨的程度远比现在要高,一类院线所映基本上是美法等国电影,引进时间与首映亦相差不多。引进电影意旨多在“娱乐”,而中国早期影人大半却把电影视为“载道”的工具,“通过电影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由此可见当时“民新”胸襟之广。
1929年,因合作人的脱离,他将“民新”并入当时“执中国北方电影放映和发行业之牛耳”的罗明佑的“联华”公司,合作拍片。黎民伟和罗明佑在电影观念上较为接近,都要把电影当作移风易俗、辅助教育、改良社会的工具。在他们影响之下的一些电影,如费穆的《人生》、《天伦》,金擎宇的《母爱》均体现了这一点。尤其《天伦》,就是一首“古中国之歌”,哼唱的旋律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当时民族危亡的时刻,这样的哼唱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与后来占主导地位的“左翼”思潮有些龃龉。如果说,早年追随孙中山拍摄纪录片时,“革命”与“电影”在他那里合一,而此时,激进的“革命”已远远将他抛下。
1937年抗战爆发,黎民伟似乎又回到了20年代,追随“国父”左右的时期。他冒险摄录《淞沪抗战纪实》之后,返回香港,借款拍摄《锦绣前程》、《大地回春》等影片。抗战胜利后,“联华”徐家汇厂址因在日伪期间被霸占,胜利后即被视为“逆产”而“接收”,成为“中国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分。黎民伟到上海争取复厂,未成。如果说,此前电影是他的生命方式,此后便只是生存方式了。
爱情传奇
三人行:黎民伟、严珊珊与林楚楚
出演《庄子试妻》时严珊珊年仅十八,从照片上看,神态端庄凛然。这个祖籍广东南海的女子,辛亥革命时参加过北伐军的女子炸弹队,她心知自己无法做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惟恐无法满足丈夫对家庭的期待。或许怀着大观园中女儿国的理想,她着手为丈夫物色另一个妻子,为自己寻找一个姐妹。1919年,她和林楚楚(原名林美意)相遇。
黎民伟和林楚楚,祖籍同为广东新会,一个生于日本横滨,一个生于加拿大温哥华,而传统的“一个茶壶几只茶杯”的观念是浸在骨子里的。从此他们三人在一起。严与林不分大小,彼此平等相待。婚后几年,林楚楚也踏上影坛。她扮演过富家小姐,但更多的,是严珊珊曾期待她在生活中扮演的:贤妻良母。
1952年,严珊珊病逝于香港,第二年,黎民伟随之而去,从此林楚楚退出影坛。这一家多俊男美女,长子黎铿是著名的童星,女儿黎萱则是话剧演员和电影艺员,孙女黎姿更不必说,歌影视三栖女星。
庄子试妻
有个叫宾杰门·布拉斯基的俄裔美国人,在无意间成就了若干早期中国影人。1909年,他在上海投资兴办亚细亚影戏公司,不到三年,便无法经营,转给他人。此时,中国第一代导演张石川尚是个高级白领,郑正秋是报馆编辑、专栏作家。要再过一年,他们才受聘易手之后的亚细亚。
这一节暂按下不表,且说布拉斯基经香港回美国时,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时主持“人镜我”文明戏剧社的黎民伟,此时黎民伟恰对电影发生了兴趣。一番磋商之后,两下达成协议,布拉斯基出资和负责必要的器材设备,人镜我剧社提供布景演员,根据《蝴蝶梦》中“扇坟”一折,拍成短片《庄子试妻》。片长约20分钟,当时的影片大多较短,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要到8年之后(1921年)才面世。
“文明戏”虽号“文明”,以与旧戏区分,但女角依然如故,由男性扮演。由文明戏班底出演的《庄子试妻》也未能免俗,黎民伟反串庄子之妻一角,此时他年仅二十一,扮相堪称俊美:而他的新婚妻子严淑姬则用艺名“严珊珊”饰婢女。
这部不起眼的短片创下电影史上若干个“第一”:第一部香港电影,片中出现中国第一位女演员(第二个要等到1922年的《海誓》才出场)。因其披布拉斯基携回美国发行,它又是中国影片发行海外的开始。
天下为公
南京中山陵正门上刻着四个大字:“天下为公”,为后世所景仰。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四个字原是题给黎民伟的。
辛亥革命初期,黎民伟未满20岁,在香港圣保罗书院学成后,一个公开身份是富商,经营米业,获利颇丰;另一身份,是“同盟会”成员。1911年他组织了香港第一个文明戏团体“清平乐”,借演出之便,他和他的同志利用戏箱,把枪械从香港运到广州,供黄花岗起义之用。
1921年.孙中山就总统一职于广东。自此,直至孙中山逝世,黎民伟断续追随在他左右,共摄制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3000尺,约能放映22分钟,内有孙巾山与李大钊走出会场的镜头)、《孙中山先生为滇军干部学校举行开幕礼》(700尺)、《孙中山先生北上》(700尺)、《黄花岗》(1000尺)等影片。北伐开始,黎民伟和罗永祥扛着笨重的摄影机,不顾生命危险,在战火纷飞中拍摄了攻打惠州城的镜头,甚至从飞机上俯拍战场全景。这些战地摄录镜头,组成大型新闻纪录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孙中山为褒奖黎民伟的贡献,亲笔题字:“天下为公”。他逝世后,这四个大字就刻在南京中山陵的正门上。
民新影业
在黎民伟的电影生涯中,最初几年的一个关键词似乎就是“等待”。
1913年,《庄子试妻》拍竣,他就想拥有一间自己的影戏公司,但是,没钱没设备。直到1921年,取得堂兄黎海山(著名演员黎灼灼之父)、黎北海支持之后,才开始筹组。1923年5月14日,方在香港铜锣湾威非路正式成立。此后他又在等着建自己的摄影棚,香港当局怕“民新”成为革命党人的聚集地,一直没有准许。于是他自带摄像机到北京,为梅兰芳拍片。1924年冬天,他再次回到香港,决定把摄影棚设在广州西关多宝坊,冲洗底片和拍摄外景则在香港。正是在这一时期,他为广州革命政府拍摄了一系列纪录片。
1925年6月,广州“沙基惨案”,省港大罢工爆发,不少师生从广州到黎民伟家来避难,香港当局派人半夜闯入黎家搜查。黎民伟知道自己不能在香港居留了,便将“民新”转到上海继续他的电影事业。
上海时期的民新达到了它的鼎盛阶段,1926年~1929年,四年间共拍摄影片20部,旗下导演欧阳予倩、卜万苍、侯曜、孙瑜等都是第二代影人中的佼佼者。
1929年,民新并入罗明佑的联华影业公司。1936年,罗明佑在“联华”失势,黎民伟随之一起退出,恢复了民新公司,但“七七事变”后便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