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 生活娱乐 - IT资讯 - 名企之窗  导航:首页 >> 生活娱乐 >> 广州西汉南越墓博物馆介绍

广州西汉南越墓博物馆介绍
作者:广州在线 来源:gzol.com.cn 更新日期:2014-12-18 阅读次数:
   西汉南越墓博物馆是广州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它是以南越王墓为中心建造的一座新型遗址博物馆,是中国政府依据《威尼斯宪章》采取的保护文物,利用文物的一个成功范例。它以保存完好的古墓原址,内涵丰富的汉代文物,典雅气派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博物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分为综合陈列大楼、墓原址、主体陈列楼三大部分。主体陈列楼展示了南越王墓出土的一千多件(套)文物珍品。综合陈列大楼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奇葩——“杨永德伉俪捐赠陶瓷枕展”。另有临时展厅展示国内外大型临时文物展览。博物馆已被列为广东省、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博物馆还出售各种有馆藏特色的纪念品。

南越王墓的发现

   藏于象岗山腹心深处的西汉南越王墓是1983年被发现的。海拔49.71米的象岗山,原是越秀山西边的一座小山岗,明代建城筑路,使它与越秀山分隔成为一座孤峰,“象岗樵歌”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1983年6月,象岗山在基建施工中被削去了17.7米,露出墓的顶盖石板,经过考察和发掘,证明这就是在地底埋藏了2100多年的第二代南越王墓。

  这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完好、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座汉代彩绘壁画石室墓。其中出土文物多达一千多件(套)。它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曾被列为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建筑特色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建在象岗山上,于1988年2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它以古墓为中心,结合陡坡和山岗的地形,依山建筑,拾级而上,将综合陈列楼、古墓原址和主体陈列楼三个不同序列的空间,连结成上下沟通的、步步登高的一个整体,突出了古墓博物馆的群体气派。

    博物馆在外型、装饰及用材方面也独具匠心,因陵墓的石室所用石材主要是红色砂岩,所以展馆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外墙,也选用红砂岩作衬面。

南越国的历史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五路大军南下,于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实行郡县制,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公元前 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南越国的建立

  在秦末楚汉相争之际,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击并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南越国疆域基本就是秦朝岭南三郡的范围,东抵福建西部,北至南岭,西达广西西部,南濒南海。


南越国概况

  南越国是岭南第一个封建割据政权,在统治岭南的93年间,推行郡县制,和集百越,推广铁器和农耕,发展海上交通贸易,促进岭南地区社会历史的全面发展,是岭南开发史上的重要时期。


南越国的灭亡

  汉初七十年休养生息国力雄强,南越国相对式微。公元前 111年,汉武帝派十万楼船将士灭南越国,分岭南地为七郡。


南越王的历史

  南越国共传五代王。开国之君赵佗僭称南越武帝,第二代王赵眜(赵佗次孙)僭称文帝,第三代王赵婴齐(赵眜之子)死后称明王,皆筑有陵墓。赵佗之墓至今不知所在;赵眜之墓深埋在广州象岗山腹心深处,1983年被发现;明王墓早在三国时便被孙权盗掘。第四代王赵兴(婴齐次子)、第五代王赵建德(婴齐长子)均未建陵墓。


开国之君--赵佗

  赵佗(?--前137年)河北真定人,曾为秦的将领,参加过北击匈奴、统一岭南的战争,后任秦朝的龙川县令,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自号南越王。赵佗颇有政治远见和谋略,开明勤勉,对岭南的有效统治长达67年,在岭南政治统治及开发史上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第二代王赵眜 (前 ? -- 前122年),赵佗次孙,这位祖籍河北,在广东土生土长的年轻国王,体弱多病,性弱内向,在位16年,贪图享乐,碌碌无为,没什么建树。公元前122年因病去世,年龄43岁左右,葬在今广州象岗山腹心深处。



南越王墓周边的史迹

  南越王墓所在的象岗山,为越秀山的余脉。“象岗樵歌”被列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岗上原有“朝汉台”,是南越王赵佗“筑台以拜天子”的礼坛,岗西有“芝兰湖”,至唐代仍然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山岗的东南面有“越王井”,传为赵佗所凿,至今仍存。南越王墓周边还先后发掘过几百座汉代墓葬。1995、1997发现的南越国斗状水池遗迹,南越国御苑遗迹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之一。近年在光明广场发现的汉代水闸遗迹也是南越国的重要史迹之一。

 

(编辑: 吴青山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