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两年物价上涨,但政府想了很多法子减轻我们的负担。比如说因为煤气涨价,政府给我们补贴了3个月的煤气费一共60元;慈善超市每年也会发票,让我们去换米换油;民政部门按低保户家庭每人每月330元的标准,为我们每月补足306元,现在我们全家人每月有990元收入,虽然不富裕,但维持生活是没问题了。”家住环市路的低保户潘大姐说。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的生活让无数人向往。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经济发展在全国走在前列的广州,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也正在形成。
劳有所得:人均工资去年逾4万
据统计,广州2007年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一举突破7000亿元大关,达到7050.78亿元,同比增长14.5%;经济总量在全国大城市中连续18年居第三位;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23.79亿元,同比增长22.6%。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都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人民生活水平也同步提高,2007年,全市职工年人均工资达40187元,同比增长10.6%;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9元,同比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13元,同比增长10.6%。
经济飞速发展,政府没有忘却生活在最低层的困难户。广州市是全国最早实施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市之一。截至去年底,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共有48202户、122937人,其中城镇20483户、48045人,农村27719户、74892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8371.19万元,比上年增长28%。
2006年7月,广州市又推出“分类救济”,对困难群众中有患重大疾病人员、子女读书者、退休人员等进行特殊救济。实施分类救济以来,广州市每月增加救济金约222万元,受惠者约占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人员的1/3。今年1月1日起,全市农村低保标准从平均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02元,年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的农村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
老有所养:养老金人均月增253元
去年,市民政局连续6次提请市政府批准发放临时性物价补贴共1790万元,近15万城乡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人员、五保对象和福利机构中财政供养人员受惠。此举创下全市临时性物价补贴持续时间最长、受惠范围最大、补贴额度最高的纪录。
目前,广州市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调整提高了全市50多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和生活补贴,人均增加253元,同比提高22%。2007年,广州妥善解决了社保历史遗留问题。在全国率先将早期离开国企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约6000人因此获得养老保障;目前,共有430家困难企业的8.08万名退休人员通过财政借资办法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
病有所医: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保
去年,广州市政府要重点抓好的八项工作中的一项就是“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市政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出台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和6个配套文件并批准了《2006~2010年广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市本级统筹区内95.5%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纳入医保范围,落实了本年度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
为了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建立起180家医疗机构网上交易产品库并开始采购,2007年采购量达29.59亿元;制定、实施《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目录(试行)》和《广州市农村卫生站基本药品目录》,规范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用药行为;建立政府对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补偿机制,在2007年和2008年,将社区公共卫生补助标准分步提高到25元;大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和农村工作,全市36个行政镇卫生院已实现了镇镇都有中医特色专科(专病)的建设目标。
今年,越秀区启动困难群众免费社区门诊服务直通车,全区有7700多名低保人员。其中,凡列入越秀区在册低保对象且未享受公费医疗或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均可申请“越秀区低保对象免费社区门诊卡”,凭卡人不但可在社区定点医院得到无限次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五官科等7大类103种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免费门诊医疗服务,实现社区门诊就医的“零支出”,还可通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享受到上门访视、保健、康复、疾病预防、计生指导等贴身预防保健服务。
市民政局有关科室负责人说,如果越秀试点成功,将在全市老城区困难群众中推行这个免费看病的“大餐”。
住有所居:双特困户住房应保尽保
此外,广州市加快政府保障型住房建设,陆续出台了《广州市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广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实施办法(试行)》。2006年投资建设的4个新社区项目(白云区金沙洲、同德围和海珠区大塘、万松园)已完工,将陆续交付使用。2005年统计在册的5643户双特困户住房问题全部解决,实现双特困户住房“应保尽保”。
同时,政府加快旧城区危破房改造。目前,已完成2004年在册91.1万平方米危破房改造任务的90.8%(82.7万平方米);2005年新增在册5.72万平方米危房改造任务已完成2.91万平方米;2006年新增在册12.71万平方米危房改造任务已完成1.7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