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致乾隆皇帝的信函,写的是中文还是英文?清末广东大吏看到英国大班带外国“美眉”进城,吓得联名上奏,奏书里都写了什么有趣的见闻?……9月9日起,只要你步入广东省档案馆,这些疑团将一一获得解答。
昨日记者获悉《潮起广东:明清皇宫密档展览》从下周二起,将在省档案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这些档案时间最早者为1624年,最晚为1910年,其中既有朝廷诏令,也有广东封疆大吏的奏章,还有皇宫所藏南粤地图,绝大多数是首次向世人展示,价值弥足珍贵。
禁止外商在粤过冬
本次展览中,老广们将可看到一份从未公开过的奏折——两广总督李侍尧的《防范外夷规条》。这个奏折可是清政府管理对外贸易的最初文本。
据介绍,乾隆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1759年12月14日),身为两广总督的李侍尧进呈了这份《防范外夷规条》,其内容包括:禁止外商在粤省过冬;洋人事务由洋行商人管理;禁止行商借领外债和外商雇佣华人;中国民人不得与洋人私自往来;洋船停泊黄埔,添派官兵稽查。乾隆很满意李侍尧的“建议”,便在该份奏折上作了朱批:“军机大臣议奏。”最后这个规章得到朝廷批准,广州口岸就这样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对外通商制度。
只准在粤收泊交易
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1757年12月20日),乾隆皇帝发了一道上谕,由军机大臣密寄给两广总督,其内容是“洋船只准在广东收泊交易”——没错!这就是著名的“一口通商”上谕。它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一大转折,广东从此成为清政府的外贸特区,粤海关得以独揽外贸85年,直至鸦片战争侵略者用炮舰轰开中国大门为止。
几百年后的今天,后人们将可在省档案馆里,亲眼看看昔日这道“密档”的原件。
欲留中国先学汉语
在近300年以前,外国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在中国待下来的,必须先留在广州,过了“语言关”!意大利画师马国贤、法国地理学家山遥瞻(Domenico Perroni)等人登陆广州后,想从广州北上京城,却被阻止了。康熙帝下了一道手谕:“西洋新来之人且留广州学汉话,若不会汉话,即到京里亦难用他。会话之时,尔等写奏折奏闻。”就是从那时候起,老外一来中国,就必须先留在广州学中文,学会了,才能进京。
据悉,苦练了中文后,马国贤进入皇宫供职达13年,而山遥瞻则在参与皇家舆图《皇舆全览图》测绘工程中,殉职于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