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你家乡喊你回家当官了。”这并不是一句网络戏言,而是四川遂宁市有关部门在网上挂出的一个公告:拟从遂宁籍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优秀农民工中,定向公开选拔3个副科职领导干部——大英县招商局副局长、蓬溪县某镇副镇长、射洪县某镇副镇长。
拿出3个副科职位,虚位以待遂宁109万外出的农民工,竞争激烈程度比公务员考试一点也不差。而且我们通常所说的公选,大多是在体制内公开选拔,这次将公选范围突破到非体制内,扩大到体制外的农民工范畴,确实是一大进步。它一方面是干部任用选拔机制的创新之举,有利于拓宽干部任用的渠道;另一方面也是民主权利的体现,农民工作为公民,本身也有权利进入政务领导行列。
毋庸置疑,农民工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中不乏人才和能人。正如遂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世界所说,“这批农民出去以前是农村的人才,出去后通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更加熟悉市场、经营管理,甚至一批人成为小老板、能人、有实力的人。”但囿于干部选拔通道的限制,农民工群体中的人才通常很难进入社会管理层面。“学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演而优则仕”的通道都打开了,“农而优则仕”的通道为何就不能打开呢?
因而,遂宁此次公选农民工做官,无异于为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打开了一个进入干部队伍的通道,可以更大程度地吸引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参与政治,参与社会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说,遂宁市为公选给出了相应的职位要求——国家承认的高中、中专以上学历,40周岁以下,遂宁籍外出务工优秀人才,也很容易理解。既然是公选,当然是要选拔优秀人才。
从农民工直接跃身为副局长、副镇长,表面上看其越过了公务员考试的选拔层次,但实际上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也有据可依。中组部颁发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规定: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人员等,其报名条件和资格由组织实施公开选拔的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确定。正是由于以前没有将农民工纳入公选范围的先例,所以遂宁市才可以底气十足地声称:面向农民工定向公选,并且让农民工当上县级政府部门的副局长、副镇长,在全国还是头一回。不管是作秀也好,还是地方招商引资需要也罢,遂宁市的这个“头一回”,其积极意义无疑值得肯定。
当然,遂宁市在用人方面的大胆创新和改革,还需要以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化来打消公众的疑问。既然是公选,就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而不能搞暗箱操作,包括候选人的推荐、选拔和确定,能力的综合评估,以及最后的公示,都应充分吸收民意,接受舆论监督,而不能关起门来,把定向公选变成内定公选。最重要的是,由于这种用人制度目前还处于一种模糊地带,因而遂宁市在创新之余,别忘了还要探索出一套规范化的制度,以合理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其他地方真正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