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说起金融危机“言必称东莞”,不久前刚从浙皖一带考察回来的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日前又应央视《新闻周刊》之约,倾谈化解危机的经验。
刘志庚说,企业的新开与关闭恰如每天有人出生有人离去,不必视为过分异常。此次金融危机带给东莞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命运取决于订单的加工型经济不足以完全依靠,东莞要培养更具责任意识的本土民营企业,并将出台新的政策予以扶持。
从金融危机看积极意义
去年东莞有800多家企业倒闭,比往年约多出10%,虽然变化不算太大,却一直成为社会最敏感的方面,央视此次专访继续“旧事重提”。
刘志庚认为,有各种说法都是很正常的。他说,没有金融危机,东莞每年也有七八百家企业关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每天火葬场里有人死亡,每天医院里面也有人出生,企业的生死也是一样的道理,生生死死正说明了这个地区经济的活力。”
他特别指出,看待金融危机不要只盯着它的负面冲击,也要看到其中的积极意义。危机告诉东莞企业,“不能只注重外资,还要重视内资;不能只重视外销,还要重视内销;不能只重视贴牌,还要重视技术创新。”
民企与外企地位并重
“金融危机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既要重视外资,又要重视民营经济”。刘志庚说,外资经济毕竟以加工型为主,加工型的企业存亡主要是决定于人家的订单,没有订单它马上就走。“但是民营企业的根在东莞,就算经营不好,它也不会跑,起码社会责任感他们肯定是比较强的,我们也比较放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是要两手抓,一手抓引进外资,一手抓民营经济。”
东莞的民企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刘志庚说,今后将在此基础上,引导民营企业向第二产业投资,只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民营经济才能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