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留守少年”
“我家里有个小安!”“我就是小安!” 4月3日、8日,本报在珠三角连续刊发关注农村“留守少年”的报道后,引来广州、佛山、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注,他们向记者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在面对孩子的问题上的困惑与艰难选择。
今天,本报邀请全国著名的青少年研究专家针对农村“留守少年”的一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以期解开家长心中的疑惑。
孩子说——
“将来我一定不像老爸老妈那样,跟自己的孩子分开”
1987年,小刘出生在四川广安,他的父母在小刘不到2岁时双双来到广东打工。“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带我。”在他的记忆中,父母只是一个月左右打一个电话回家,问问他的生活情况。“话越来越少,后来基本上没什么沟通了。”在隔代教育中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小刘便将目光投向了学校的老师。“我最信任的人是初中老师,他是真正关心我、教育我的人。”
初二时,小刘常常穿着耀眼的红衣红裤,头发也染成了橘红色,“打架也是常有的事情。”父母常常打电话回来责怪他,“我当时觉得他们怎么那么不理解我,总是用他们的观点压着我,我也有自己的思想啊!”
17岁那年,小刘来到佛山打工。在小刘简陋的住处里,记者看到他的床头摆放着厚厚一摞书,有《林语堂散文集》《鲁迅杂文集》等。虽然没念完高中,但他准备参加成人高考。小刘说,等他将来有了孩子,绝对不会像他老爸老妈那样跟他分开,“要带在身边才不会像我那么叛逆。”
点评:在教育观念上,老人往往要求孩子听话、老实、循规蹈矩,而新一代人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长。此外,由于老人还要照顾儿女外出后留下的农田,这种情况下很多孩子也会主动承担一些劳动,相应的学习、社交时间减少。
父母说——
“打电话给公安局让他们管管我儿子,我是管不了了!”
1998年,老马离开广西老家来到佛山打工,妻子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她说什么孩子都不听,我回去的那几天他才安分一点,我一走,还是和往常一样。”老马说,儿子念初一,只去学校几天就开始逃学,“每天只要一有闲钱就往网吧跑,上网到三更半夜才回家。”老马每个月都要花掉100多元的电话费打电话教育儿子。“他后来开始偷东西了,先是偷亲戚开的杂货店,偷烟、偷钱,后来把亲戚的摩托车都偷出去卖了。我气得不行,打电话给老家的公安局,让他们管管我的儿子,我是管不了了!”
去年春节,妻子也外出打工,儿女都留在当地。“我把钱先给亲戚,叫他按天发给孩子买菜,家里留了米。”可过了几天,亲戚却告诉他,他儿子把米卖掉了换了钱上网。这一次,老马下定决心,今年6月前就回老家,好好管教一下孩子。
点评:家长一方外出后,单亲监护人往往面临着超重的劳动负荷,父亲“缺位”的现象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安全感,孩子为了保护自己,会自然而然地向社会寻求保护,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种诱惑,走上歧途。
学校:希望随亲“留守少年”可享受政策优惠
南海大沥盐步水星学校是南海最大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该学校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总共在校生接近3000人,其中95%的生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
政教处主任杨军称,学校主要以两广、四川、湖南、江西等学生为主。
杨军半开玩笑地用“没人管”和“管不住”两个词概括了他们学校生源的特点。“尤其是初中生,”杨军说,“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而自控能力又差,很容易走上歧途。”而且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60%学生学习成绩“优良”,而剩下的40%成绩则较差。不少家长也向他反映,虽然把孩子从农村带到城市,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关系,他们回家时孩子已经睡着,他们上班时孩子还没有醒来,跟孩子沟通还是存在盲区,不过比把孩子放在农村要好得多。
外来务工者之所以没有把孩子带到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嫌学费太贵。杨军称,他们解决了附近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学校教师每年都会有一定流动,因此也给这些“留守少年”的教育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他希望政府能够关注民办学校,适或让“留守少年”也能享受到政策优惠。
专家分析:家庭教育缺失致留守少年走上歧途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称,孩子年龄越小越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希望从父母那获得情感的交流。当这种关爱得不到时,往往就会造成亲子之间的情感障碍。“小时候情感的缺失,长大以后难以弥补。但当父母进城赚到钱后,准备再回头给予孩子‘爱’时已经晚了。”孙云晓说。从是否利于孩子的成长来看,在农村与父母一起长大的要比将孩子留在农村外出打工的强;将孩子带到身边,在城市有稳定工作的比流动打工的人来说要好。
孙云晓说,在全部“留守少年”中,能够与父母亲一方在农村生活的儿童只占43%,造成大面积父亲“缺位”的情况,对留守儿童和少年的教育和成长有很多的不利。特别是表现在生活、学习、交往、心理等方面,有些“留守少年”很想吃妈妈做的饭菜,有的虽然已经十几岁,但是“很想和妈妈一起睡,感觉很幸福温暖”。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了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少年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违法案件上升;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和少年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建议指导:父母尽量自己带孩子
孙云晓建议,打工者应尽量将孩子带到身边,如果做不到,也尽量在老家找可靠的委托监护责任人,代理自己“管理”孩子,不能让孩子留在农村而又没有人管,农村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成立“爷爷奶奶家教培训班”,针对问题家庭进行个别咨询和指导。另外,与孩子多打电话或写信,尽可能地多回家看看孩子,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还在关心着他,并非进城后“一去不回了”。第三,寒暑假期间,可将孩子接到城市与父母生活一段时间,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增加一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缓解与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留守少年”,需要整个社会的包容和救助,采取一些心理治疗。
另外,孙云晓主任还提议,一些有能力的城市可以采取像湖南某些城市那样,政府出资请一些大学生到农村去当“代理父母”,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留守少年”产生有效帮助。但是,上述哪种办法也比不上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生活获得的情感。
现象分析:外出打工割断与孩子的关系
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古南永副教授表示,在任教期间也遇到过类似的案例,一些人从农村考入名牌大学,表面上看一切都很顺利,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却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因长期与父母缺乏沟通,他们内心世界变得很封闭,难以表达情感,在找工作时不善言辞,对未来很迷茫、苦恼。
古南永说,无数打工者南下打工,割断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他们背井离乡,在外十年、二十年,自己的孩子在家乡只能“自生自灭”;另一部分父母则是“恶性补偿”,觉得自己外出打工亏欠了孩子,用钱来安慰孩子,但很多孩子拿着钱与同学或“小团伙”逃课,有的甚至还打老师,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产生了很多的社会矛盾。
建议指导:不妨回家陪孩子
古南永说,不能让农村再不断地制造“留守儿童”、“留守少年”。他认为,对于像珠三角这样的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一些大城市群而言,尽可能地将民办小学公办化,而且在农民工实际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建学校,让打工者在工作地就可以接受教育。
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复合家庭的完整,让外来打工者的家庭由单一的经济功能,转变为经济功能、生活功能、情感功能的复合家庭。古南永表示,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挣钱并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父母这时不妨考虑回到家乡去生活,多陪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