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 生活娱乐 - IT资讯 - 名企之窗  导航:首页 >> 生活视窗 >> 读私转公小学要捐2.3万? 没户口业主大叫吃不消

读私转公小学要捐2.3万? 没户口业主大叫吃不消
作者:广州在线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2017/1/19 阅读次数:
      番禺某小区部分没户口业主大叫“顶唔顺”

  小区配套学校转为公办,没有户口的业主子女读书怎么办?日前,番禺南浦岛某大型小区有业主投诉称,因为不符合有户口等条件,他们的子女要读书须“自愿捐助”一笔助学金,这让他们难以接受,因为在购房时他们就缴纳了教育配套设施费用,业主理应享用这些设施。对此,番禺区教育局昨天回应称,开发商对配套学校的承诺并不能代表法律法规。

  位于这个小区的丽×小学今年刚被番禺区收编为公办学校。按照公办学校的招生要求,入读这所小学须拥有这个小区的户口或在当地住满5年等条件。近日这个小区有传言称:如果这批不符合条件的业主子女要读书须捐资助学金2.3万元(整个小学阶段)。

  “小学本是开发商的配套设施,在购买房子时已经缴纳了教育配套设施费用,现在我们广大业主需要享用这个设施。”小区一位业主对记者说。

  位于番禺区石碁镇的××花园业主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个小区的配套学校东×小学于2006年被政府收编。

  这个月,许多没有当地户口的业主收到了一份《自愿赞助教育事业办学经费、设备意见书》。“我们要无条件捐赠教育经费705元(每学期),否则小孩就不能到那读书了。”业主吴小姐感叹道,“没改成公办时,我们有校车,学费也便宜。改成公办后,我们这些没户口的反而麻烦了。当初就是冲着开发商有配套学校的承诺来的,现在该怎么办?”

  40多位业主联手准备讨价还价

  初步同意“捐”三五千元

  记者昨日采访发现,对于刚转为公办学校的丽×小学,所在小区的业主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仍持观望态度,一种是自觉给钱,还有一种是准备讨价还价的。业主黎先生仍处于观望中,他说,由于学校刚改制,师资、教学设施等都不可知,“说实在的,还真有点没底”。

  为了孩子的将来,也有业主干脆豪爽一把。业主吴先生(化名)的小孩正读三年级。前日,他在学校提供的一张自愿捐资助学协议上签下了名字,同意向学校捐助1.6万元,目前他正在等待着学校的入学通知。从上周日开始,40多位没户口的业主每晚都会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初步得出的结论是,3000元—5000元(整个小学阶段)的自愿捐助范围他们才可以接受。

  番禺区教育局

  实事求是研究助学费问题

  “业主真的交了这笔费用了吗?”番禺区教育局局长冯润胜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问。他重申政府收编小区配套学校后,按照公办学校的规定,就读者只需符合“人户一致”及相关条件就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户口不在当地的业主,如果符合诸如“在当地住满5年”等一系列的条件也同样可以享受。

  对于业主提出的开发商配套学校承诺以及买楼时缴纳了教育配套设施费用,他表示这是业主与开发商的问题。他说,开发商可能在卖房时给了业主很多承诺,但“只是一家之言,不能代表法律法规”。政府收编私立学校,是为了满足其所在片区的教育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只能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

  而对于丽×小学可能出现的捐资助学费问题,冯润胜称:“我们会实事求是地去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