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州在线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2017/1/19
阅读次数: 每月300元封顶,8月起执行同时划扣个人医疗账户
医保参保人在门诊看病,也能享受报销待遇。昨日,市劳动保障局发布《广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普通门诊统筹金的资金来源、筹集标准、支付范围及就医管理一一作出规定。据介绍,社保经办机构将在下月建立统筹基金,并于8月划扣参保人个人医疗账户,参保人当月即可享受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的普通门诊报销待遇。此项政策施行后,将惠及约260多万参保人,非从业人员普通门诊待遇也将在新年度纳入医保范围。
《办法》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外来从业人员医疗保险的人员,单位和个人均不需另行办理参保手续,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期间,同时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据市劳保局局长崔仁泉介绍,门诊统筹初期,统筹金对参保人普通门诊费用的报销比例约为60%,具体到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支付标准,则支付比例明显倾斜于基层医疗机构。崔仁泉表示,倾斜有利于引导参保人小病“小看”,避免门诊浪费。
据市劳保局医保处处长张学文介绍,最高65%的普通门诊报销待遇目前在国内属中上水平,试行一年后,若基金能健康发展,报销比例明年还要提高,尤其是社区报销比例,将大幅度提高。张学文提醒参保人,在8月份首次看病的时候,一定要选好自己中意的定点医院,否则缴费系统自动锁定,该医院将成为参保人默认的定点医疗机构,除年度内发生户口迁移、居住地变化、变动工作单位或因门诊定点机构资格变化等情形,原则上不予变更。
热点释疑
300元/月封顶够不够
张学文表示,87%以上的人应该够。按照测算,门诊病历87%的人属于小病,还有13%的也不一定到大医院看。而在大医院,普通门诊的次均费用是150元,社区医院的门诊费用不超过80元,市民每个月的就医一般不会超过三次。每月医疗费用是403元,按照最高报销比例65%来计算,大部分的人是够用的。
为何不以人均3600元/年封顶
“生病几率不是月均,报销不累计不滚存,还不如以每人每年3600元来得实惠。”对此,张学文回应,每人每月300元封顶的门诊费用基本够用,而月度封顶和年度封顶,对于基金的承受压力是完全不同的,年度封顶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他指出,对于普通参保人而言,若以年计报销,一次浪费就会失去一年的门诊保障,也不利于患者。
个人账户每月少了多少钱
虽然个人和单位都不用再缴费,但是对于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来说,却要从个人账户中划出一部分钱。按照2009社保年度的缴费基数,7月1日开始,退休者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是192.78元,因为门诊统筹实施,今后将减少37.8元,但同时每月的门诊报销额度可以达到300元,“也就是说用37.8元换了300元的报销额度。”
对在职职工来说,个人2%的缴费额度还是完全属于个人账户的,但是其中统筹基金中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将从7月1日开始减少1个百分点。
全市有多少医院可供选择
张学文介绍,当前广州市统筹区有473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还有40家正在审批,在今年9月1日之前,广州的定点医疗统筹机构将超过500家。其中,社区医院接近300家,参保人在选择社区医院时,可以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级医疗机构,以及全市二级中医医疗机构。
张学文表示,门诊的随意性太大,定点看病有利于医方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也有利于医保部门对过度医疗的监控。
提醒
初选医院要慎重一年之后才能换
参保人应当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中,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指定基层医疗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各1家,作为其普通门诊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在指定的专科医疗机构进行相应专科门诊就医不受选点限制。
凡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及外来从业人员医疗保险的人员,单位和个人均不需另行办理参保手续,即可享受普通门诊医疗待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8月份开始,首次刷医保卡就医就将自动认定定点医院,所以在8月份起首次去看病的时候,一定要选定自己所中意的医院,否则只有一年才能更换一次。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