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到底是分科?还是不分科?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激烈争论,迫使教育部把文理分科的事情放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湖南,他们率先禁止普通高中文理分科。他们的目的是,旨在规范办学行为,但并不表示高考时考生必须文理兼考,这一新规引来了一阵热议。他们说,从长远来看,不分科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很多人仍然反对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更有人大声疾呼:“坚决反对文理不分科!坚决要求文理分科!”。
究竟分不分,各方看法分歧巨大,几次“民意调查”,赞成与反对者几乎都是势均力敌,两方水火不容,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说法。教育部也很难中和他们的意见。我个人认为,分有分的好处,合有合的难度,各有利弊。怎么办?中国是个大国,各省市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人情况也不同。可能有的学生适合分科,有的学生不合适分科。硬性的强调分科与不分科,都不是一种科学态度。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在制度上灵活一些,变通一些,没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制度,完全可以实行分合“双轨制”。
第一,不分科的好处,可能更适合培育教育全才,使学生在各科的知识上得到全面发展。但不少学生觉得很累,繁重的学业使他们不堪重负,甚至出现了累死的现象。
第二,分科的好处,可以使专业人才更专业,使学生在某一专业更能够取得突出成绩,有利于专家的产生。学生愿意分科,教育部门就应该支持。
第三,有的学生精力充沛,也有能力把高中阶段的知识全面掌握,这些学生完全可以不分科学生。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高中文理是否分科,全国不必考虑统一标准。各县市甚至各中学应该享有自主权,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个人选择的权利。适合分科且愿意分科的就分科学习,不合适分科又不愿意分科的就不分科。这样就能达到各方满意的目的。
第五,既然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分科的,也有不分科的。那么,高考怎么办?教育部可以根据这一情况,制定一个合适“分合双轨制”的考试办法。制定“分科卷”和“不分科卷”两种试卷,问题就能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