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称“补碘过量致甲状腺病剧增”缺乏根据
对于“部分省市疑补碘过量致甲状腺病剧增”的消息,卫生部昨日表示此说法缺乏证据,但同时也提出明年将适当下调现行的食用盐加碘量。
对此,广东省卫生厅及广东省盐务局均表示,目前还没收到文件,但会根据本省每年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后决定是否调整。广东省疾控专家表示,由于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碘量增加,估计明年食用盐的加碘量会下调至25毫克/公斤。
生活水平提高
碘量适当下调
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共卫生所副主任医师钟文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食用盐加碘量约为30毫克/公斤。如果按广东省居民日平均食盐量6克计算,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碘过量的问题。
“食用盐中的碘含量要根据碘营养水平的变化来制定,它是动态的。”钟文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开始注意营养构成比例问题,日常饮食搭配蔬菜、肉类等。而肉类、海鲜等物质含有的碘量较蔬菜高,市民吃得多了,摄入的碘也增多,因此食用盐中的碘含量可适当调低。据了解,广东省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食用盐里加碘,根据试点地区及监控结果,碘含量已陆续作出3次调整:1994年上调,2001年和2004年分别下调。钟文估计,明年食用盐加碘量将从30毫克/公斤再下调至25毫克/公斤。
甲亢病人较多
发病原因复杂
据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专科主任魏华副主任医师介绍,碘与甲状腺疾病息息相关,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若摄入碘过多即原料过多,身体就会拼命加工,生产出很多激素,导致甲亢;相反,原料过少,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即俗称的大脖子病。
“相对来说,广东总体发病特点是甲亢病人多,但发病原因复杂,碘只是其中比较小的一个方面。”魏华表示,甲状腺疾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功能、环境因素等都有关系。
据介绍,广东省沿海地区居民的缺碘程度相对比较轻微,属于轻度缺碘地区。由于全省沿海地区居民的健康意识、生活水平相差较大,目前还不适宜推广碘盐和非碘盐共存的市场环境。广东省盐务局有关人士表示,盐务部门将根据卫生部等相关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标准。
卫生部网站针对抗结剂会产生毒素发布消息称
400℃高温才会产生氰化钾
食用盐中的抗结剂加热后,会产生毒素吗?卫生部网站昨天发布消息称,“针对有关媒体对食用盐抗结剂亚铁氰化钾安全性的质疑,有关食品安全方面专家认为,规范使用食盐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在该消息上表示,亚铁氰化钾中的铁和氰化物之间结构稳定,只有在高于400℃才可能分解产生氰化钾,但日常烹调温度通常低于340℃,因此在烹调温度下亚铁氰化钾分解的可能性极小。而我国推荐的食盐每日摄入量为6克,考虑我国居民实际食盐摄入量普遍偏高,按每人每天摄入15克食盐计算,如果按照标准规定使用亚铁氰化钾,每天摄入量为0.15毫克,远低于人类的每日容许摄入量,因此按照标准规定使用亚铁氰化钾本身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亚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食用盐抗结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盟都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允许其在盐和代盐制品中作为抗结剂使用,它能够防止食盐结块,最大使用量为10毫克/公斤,但在产品包装上应当标示,可以标示为“亚铁氰化钾”或“抗结剂”。
资料链接
食用盐的分类
以原料来源分类,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矿盐。按生产方法划分,可以把食盐分为真空蒸发制盐、平锅制盐、日晒盐和粉碎盐。按用途和纯度还可以把食盐分为普通食用盐、餐桌盐、加碘盐、肠衣盐、药用盐、健康盐、味精盐、畜牧盐、防雪盐、营养盐等。还有以食盐为原料制成的化工产品及其衍生物是食盐的旁系亲属,主要有纯碱、烧碱、盐酸等,其数量之多,数不胜数。
医学界认为,盐的摄入量长期偏高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每人每日平均食盐摄入量为16克至20克,致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