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又到了防暑降温、清热解毒的季节。不少市民开始到药店购买下火药品,以备不时之需。记者在一些连锁药店发现,在众多下火药中,以夏桑菊颗粒卖得最为火热。然而,奇怪的是,大部分品牌的夏桑菊包装雷同,但价格却有天渊之别,这让不少消费者颇为疑惑:同是夏桑菊,为何"貌"相近而"价"相远呢?
一家药店竟有20多种夏桑菊
记者走访了市区内多家连锁药店,发现叫夏桑菊的药品就有20多种,产地更是莫衷一是,广东、四川、湖北等地都有。最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一种家庭常备药,各品牌夏桑菊的售价相差甚远,从2.8元到15元不等。
最低价格竟然只有2.8元,这不由让那些熟悉凉茶文化的消费者百思不得其解:都叫夏桑菊,怎么价格相差这么远呢?显然,在这些"懂行"的消费者的圈子里,夏桑菊一直被推崇备至,但沦落到"白菜价格",却是让人始料不及。
除了价格的迷思,外包装的相似也同样让人不解。之前有媒体报道过,曾有商家以"嗄桑菊"之名山寨夏桑菊,其外包装的样款设计与时下最为热销的星群夏桑菊已无二样。
记者调研时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大部分品牌的夏桑菊产品的主色调、背景图案乃至文字排列方式都极为相近。面对种类繁多、外观相似的夏桑菊颗粒,也难怪消费者购买时无从下手。
无序竞争引发市场乱象
这么多价格不一但包装相近的夏桑菊,究竟哪个才算是正宗的呢?面对消费者的疑惑,不少药店店员的说法莫衷一是。
记者翻查资料了解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星群药厂首创夏桑菊颗粒并工业化生产,产品远销香江东南亚。而后随着《药品管理法》实施,星群对夏桑菊的工艺规程又进行复核,增加质量标准,补充临床资料。经卫生局审查同意,夏桑菊于1985年7月转为准字号,正式以药品身份与消费者见面。1986年的年产量猛增至20500万包,利润支柱地位开始奠定。
得益于多年来的苦心经营,星群夏桑菊在华南一带可谓深入民心。一句源自上世纪的广告语"星群夏桑菊,清肝兼明目,清热解疮毒",至今依然家喻户晓。
然而,正是由于享负盛名,近年来,众多药厂纷纷跟风生产夏桑菊。于是,各种不同品质的下火药都被冠上"夏桑菊"的名称,这也就是市面上出现二十余种"夏桑菊"的来由。
就记者观察所得,为了避免与星群正面竞争,夏桑菊市场的后来者大部分采取了价格战、仿包装作为其主要竞争策略。
据药店店员透露,每到夏天销售旺季,夏桑菊的价格战变得更为激烈。
针对价格不一的市场乱象,记者采访了星群的经销商。据他说,目前市场上的夏桑菊虽然有二十多种,但品质却相差悬殊。同样一包20袋装(1袋10克),星群卖到15元,而其它很多品牌却没卖到星群三分之一的价格。
与此同时,仿包装的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夏桑菊市场的混乱。不少消费者向记者抱怨过,曾经因为贪便宜买过与星群夏桑菊外包装极为相似的产品,但回家后发现原来买错了,既没法退货,又担心产品质量问题而没有服用,最终直接把低价的夏桑菊浪费掉。
专家建议:选药切忌价格先行
面对价格不一的乱象,有店员如此解释,所有的夏桑菊质量都一样,不需要为大品牌的广告费买单。
那么,高价夏桑菊与低价夏桑菊的差别是不是仅在于广告费呢?
业内专家认为,就夏桑菊这类产品而言,广告推广并非其终端价格的主要构成,真正影响其价格水平是药品的原料素质和生产工艺。
很多人都知道夏桑菊颗粒的原材料是夏枯草;但是鲜少有人了解,只有夏枯草的穗状花序(夏枯球)才具有效成分"夏枯草甙",而其根茎并不包含该成分。这就是星群与其他厂家的差别,它采用安徽道地夏枯草,独以夏枯球入药,从源头上保证其药效。有的厂家为了提高利润,用不具备"夏枯草甙"的夏枯草根茎入药,价格虽低但药效更低。
另一方面,部分普药高价现象也使得消费者在选药的时候往往"唯低价论".而正是看中这一消费心态,部分知名企业以低质原材料造药,大打低价牌,更有甚至用"苹果皮"置换"板蓝根"制作出无药性的药,以低价优势占挤了消费市场。
选购夏桑菊小贴士
那么,面对众多的夏桑菊产品,消费者如何才能挑选出正宗的、高品质的夏桑菊呢?专家建议,购药时主要看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看批准文号。
买夏桑菊首选"国药准字".据了解,食证字号产品,属于食品范畴,只需检测细菌总数,及大肠杆菌、金葡菌等致病菌,只要细菌总数符合要求,且不含致病菌就可。而"国药准字"必须满足功效成分的检测要求,以确保服用疗效。
以"夏桑菊颗粒"为例,按照《中国药典》标准,必须以夏枯球穗状花序入药,才有夏枯草甙,才能保证确切效果。而对于制备检测要求不一样的"食字号""夏桑菊"就很难进行监督控制了。
第二,看价格。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人力、物流等成本的上涨,部分医药产品的终端价格也有所提升。可以说,价格的变动也充分反映了时下市场的真实情况。
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也有部分药品的售价却保持较低水平甚至不升反降。对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曾直言不讳,目前,部分基本药物中标价不仅大大低于行业平均生产成本,甚至远低于药品原辅材料采购价。
同样的,以目前销量最大的星群夏桑菊为例,其边缘成本理应最低,然而,由于其多年来始终坚持严格按《中国药典》要求入药,独家采用"低温控制干燥成粒"保密工艺技术,并以国际权威的"指纹图谱"技术进行全程的质量监控,其生产成本自然在其他品牌夏桑菊之上。生产成本较高也导致其在终端售价高于大部分夏桑菊产品,然而,这依然无碍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