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郭敬明的消费王国
从青春写手到青春教主
郭敬明在小时代签售会
郭敬明有多少种身份,恐怕很难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然而,他所有的身份都可以归总在一个头衔之下——“青春”教父。从青春文学起家,郭敬明将图书杂志、商业合作、网络、娱乐业相互钩织,用10年的时间缔造了中国最大的青春文化消费王国。
电影新“玩法”
自2002年郭敬明凭借“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声名鹊起后,10年间,他成功地打造了一条以“青春”为标签的文化产业链,聚合了从80后到90后,打造出一个庞大的“青春”消费王国。如今,这个王国有了郭敬明亲自操刀的第一部电影。
借助电影《小时代》,郭敬明与90后市场对话的强大能力再次得到印证。在《小时代》正式上映的前一晚,一场浩大的提前点映活动在全国60个城市的约600家影院同时展开。在这场嘉年华式的活动上,影迷们纷纷把自己打扮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手捧郭敬明的电影同名书、主演形象徽章和文身贴“盛装华服”,共赴青春party。
这个夏天,似乎所有的青春力量都被《小时代》调动了起来。在三四线城市,许多大学生搭上了“627路”公交车(因为电影上映日为6月27日),结伴去看《小时代》,作为告别大学时光的一项仪式。
人们发现,郭敬明的“青春”品牌再次得到无限放大,他本人也从“80后作家”成功转型为更大的娱乐推手,进入了比文字更具力量的影像市场。深谙市场之道的郭敬明知道,在消费主义时代,电影的消费方式更方便快捷,可以玩出的花样也更多;当然,最关键的是,电影的主力消费群是年轻人,这无疑与郭敬明的“青春”牌更加契合。
其实,郭敬明对于电影的“野心”早已显现,并以文学的形式与电影有过多次接触。2010年郭敬明就担任了电影《我们约会吧》的编剧, 2006年应陈凯歌之邀,改编了电影《无极》,出了小说版。终于,在三十而立之时,郭敬明以电影实现了再飞跃。
“孩子”哲学
为什么是郭敬明?是大时代造就了他,还是他凭独特天分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小时代?
“《小时代》讲述4个从高中时就是好朋友的女生,从大学快毕业到进入社会后那几年里的故事。”郭敬明对本报记者表示,大部分人在校园时代还是很单纯的,但进入社会,就会发现这些单纯的东西接二连三受到冲击,于是这时期变成了人生最动荡的一个时间段。“我想把这样的一种‘动荡’用电影的方式呈现出来。”
表面上,《小时代》是一部关于青春和友谊的温情之作。事实上,这部作品折射的是当下年轻人的特殊生命体验,尤其是将其放至文化和社会的范畴内考量时,就会发现“郭敬明主义”盛行有着深刻的原因。
“80后文学”研究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平认为,在《小时代》系列中,4个女孩过着超现实主义的校园生活,享受着“流星花园”式的爱情,他们的男友也都类似日本动漫美少年。她们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几乎完全被资本所赋形。在这个意义上,《小时代》是《子夜》的“反写”,郭敬明呈现了被资本所组织起来的“上海”,呈现了生活在“小时代”的青年一代。
除了“资本”的堆砌,郭敬明要传达的“自我定位”也是典型的90后心态。“《小时代》女生寝室式的小共同体,这种小共同体最终的体验是‘无聊’,一种和历史脱钩的不及物的生活,必然反映在心理上的悬空之感。” 黄平表示,在郭敬明的作品里,年轻人被不断暗示为“孩子”,“孩子”的状态很好,成人的世界则令人不安。你就是孩子,你睡去吧,不用承担什么,你自己最重要,不用考虑别人的问题。
黄平用了“可怕”来评价郭敬明的写作,“郭敬明的可怕之处在于,他提供了一种非常阴性的价值观。他希望年轻人安于一种静止的状态,甚至安于宇宙自有的命运状态,平静地忍受,没有任何反抗。他的作品充满宿命感。”
早在2011年,《上海文学》就邀请了几位文学研究者对“郭敬明现象”进行剖析。其实,郭敬明的作品远远比所谓的“青春文学”要复杂。他的写作,对应着“90年代”特殊的历史语境。“90年代”努力将自己叙述为“普遍性”——个人与历史脱钩;“市场”在90年代的兴起,无数以“私有”为核心的“我”,构成了这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得以建构的前提。这个不断被放大的“我”,是“市场”最本质性的产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90年代”的传奇,是一代“新人”的自传。郭敬明正好迎合了这一点。
青春奇迹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洞悉这个时代,也并不是所有洞悉了时代的人都能把“时代”转化成资本。无可否认,郭敬明的青春教父地位证明了他的商业天才。
2003年,还在大学读书的郭敬明就出版了玄幻小说《幻城》,当年销量就达84万册。名声大噪的郭敬明开始被邀请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大二时,郭敬明创业了,与几个同学搞了一个工作室,出版名为《岛》的主题书。2006年,郭敬明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结识,并拿出了一个宏大的规划。随即,郭敬明的科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旗下有数位签约作者和一个杂志平台,并包下了长江文艺青春文学内容的策划和制作。2007年11月,郭敬明加入了中国作协,成为作协最年轻的成员。
2009年,“最世文化”成立,郭敬明出任董事长。在这家公司,“青春文学”和作家都是以时尚、偶像化的方式来打造。比如郭敬明曾借鉴“超女”模式,搞了“文学之新”选秀,让他旗下的作者身着华服,巧用明星们惯用的眼球经济学。如今,郭敬明旗下有5本杂志,77人签约作者,每年几千万利润。
郭敬明不限于作家身份,他本人始终与时尚消费的各个领域保持紧密联系,时时吊着年轻一族的胃口。郭敬明曾为李宇春、韩红、“快男”等写歌词,还为许多年轻消费品牌做代言。2010年,郭敬明在腾讯上开通了自己的个人频道。
在事业版图之外,郭敬明个人的独特言行也足以让不愿循规蹈矩、向往虚无的年轻人痴迷。
他是地道的四川人,却很少提及过往,而从来都像个上海人似的精致、时尚,甚至对于上海之外的地方,比如有些土气的北京,都显得不屑一顾;他熟谙各种时尚名品,对穿衣生活之道很有研究,面部保养更极为讲究;他在上海拥有一座繁华地段的别墅,里面有图书馆、提款机,他有几个分工明确的助理,他的狗狗由保安和司机照顾;他不愿被传统教育体制束缚,没有拿到上海大学的毕业证。他个子不高,却气场十足,在商业谈判和采访中总表现出果断、干练……
就算是在莫言获诺奖时,社科院发布的“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也显示,居于中国书市畅销榜首的依旧是郭敬明。专家称,中国现有传统文学期刊的全部发行量加在一起,才仅能抵上郭敬明旗下5本杂志的发行量。
如今,郭敬明的个人品牌效应已经从“青春”蔓延开来。在最世文化的杂志中,最年轻的当属《放课后》,是针对初中到小学年龄层的读物,2012年创刊第三个月就卖到了18万册。一代正在迈向青春的人也已被郭敬明俘虏。
这些年,郭敬明还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对象。郭敬明表示,他更看重那些有资源整合能力的机构,比如旗下涵盖影视、广告业务的基金。据报道,郭敬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中,还包括了上市这个环节。
“郭敬明”的未来
曾有人担心,当郭敬明青春不再时,他还能成功挑动起年轻人的神经吗?
从电影《小时代》的影响来看,这种担忧可以暂时中止了。从某种意义上讲,郭敬明以“现象电影”的方式完成了个人从青春到中青年的事业转型。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青春文化代言人。1998年,赵薇以一个离经叛道的“小燕子”风靡亚洲,成为年轻人甚至低龄的偶像。2005年,李宇春凭借“超女”选秀一夜走红,数次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有意思的是,每一个青春偶像出炉时,人们都毁誉参半,并为他们的长久生命力而担忧。
但时光流逝,许多年后,人们已忘记当年他们的青涩,而是很自然地接受他们为时代代言的事实。与郭敬明一样,拓展事业版图或是转型,成为他们继续保持市场吸金力的重要一步。
但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赵薇、郭敬明做导演,还是李宇春走上大银幕,他们对于自己的老本行始终固守,并依然保有热情和想法。比如李宇春对于音乐的脚步就从未停下。
郭敬明也一样,他对于文学和图书的依恋,是他当年出发的原因,也是他坚持到现在的一大动力。郭敬明曾表示,“我始终相信文学一定会存在着,可能会变成一种精神领域的奢侈,也许我会成为一个手工匠人,流传到最后成为了不起的手艺。希望可以尽我的能量让这颗夕阳坠落得缓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