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专业,仅1成半网友相信“肺腑忠告随着各省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高考生开始进入填报志愿阶段。一批过来人却开始在网络上对所学专业大吐苦水,并奉劝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填报该专业。找不到工作、找不到男女朋友、加班太多,成为被吐槽最多的几大理由。网络调查显示,仅16%的受访者完全相信过来人的所谓“肺腑忠告”,多数受访者表示对这波吐槽内容需理性看待,在填报志愿时不可简单参考网络吐槽。
“千万别报体”自嘲入错行
说起自己的所学专业,不少人都是又爱又恨。日前,一组被命名为“千万别报体”的照片在网络走红,照片中多人以过来人的口吻,吐槽所学专业的弊病,并奉劝大家千万别报考。
“千万别报__,因为__。”用这样的句式,诸学长说出了各种劝阻理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男女朋友、加班太多、考试难考等成为吐槽最多的几大理由。当然,也有些理由相当奇葩、搞笑,比如一个学戏曲的美女说:“千万别报戏曲,因为找工作得穿越。”而一个学管理的男生则说:“千万别报管理,因为当不了老板很痛苦。”
“肺腑忠告”宜理性看待
记者浏览后发现,目前走红网络的“千万别报体”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真诚分享型,因为有些专业的确存在专业对口、就业前景、学术前途等方面的问题,以至于那些过来人深感交了那么多学费、浪费了四年的时光不值得。这一类吐槽中所说的问题因并非个案,在社会中可能已具有一定的知晓度,因此可多咨询、多查阅媒体的已有报道,进一步了解。
第二类跟风吐槽型。比如那些说报了该专业,可能找不到男女朋友、上了班会暴肥、找工作得穿越啥的,都属于瞎起哄凑热闹的。这一类可以完全忽略。
第三类,因人而异型。专业其实是好专业,但可能不适合某个人的性格和发展,又或者专业不错,但对于某类刚出校门的学子来说,并不能立即体现该专业所给予的价值。对于这类吐槽,应多咨询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深入了解后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判断。
吐槽泛滥,源于“当局者痛”效应
对于这波吐槽风,人民日报日前做出评论。评论认为,这种对本行业、本职业的“高级黑”甚至是“集体性埋汰”,主要源于“当局者痛”效应,该效应把职业带来的好处当作理所当然,把不足之处无限放大。也就是说,吐槽的内容并非毫无依据,但吐槽内容并没有严重到足够颠覆某个专业价值的地步。而一些网友也冷静地给出了“不能迷信、不能全信,也别不信”的建议。
这些过来人的“肺腑之言”,网友信几分?昨日新闻晨报互动版联合网易发起了网络调查。截至记者发稿,有1542人参与投票,其中仅16%完全相信吐槽之言;23%认为当局者迷,吐槽可能存在片面;26%认为吐槽纯属恶搞,完全不信;35%表示无所谓,看过就忘。
[过来人分享]
大学专业所给予的需要时间来沉淀
事实上,专业的选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更多的应从个人的天赋、特质和兴趣等角度出发,做出理性选择,而非被他人的吐槽左右。
市民葛女士大学时所学专业是历史。她告诉记者,自己对于本专业的认知也是随着时间的积淀而慢慢改变的。“大学毕业10年同学聚会上,大家几乎都在吐槽本专业,认为历史专业毕业,找工作时啥都能搭上一点,可又都不精,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就业和工作中竞争力不强。正因如此,我和不少同学毕业后很快就放弃了专业对口的岗位。10年过去,大部分人的工作看起来已经离专业很远。”
然而,当葛女士所在班级搞毕业20年聚会时,所有人却一致改口,开始感慨所学专业的给予。“大家都觉得历史专业给予我们的不是一个立即可上手的技能,却远超一个技能的价值。它不知不觉中会影响人的价值观,包括看待问题的角度、处事的态度等。如今,我们不少人发现,从中受益良多。”葛女士说。“所以我觉得在选择专业时,有时确实不能看一时的得失。”